家裡種的石蓮花葉子肥而厚,
今天將它拍起來留做紀念!
石蓮花不是每一種都可以食用哦...有些是"觀賞用"的...
石蓮花(學名:Graptopetalum paraguayense),又稱寶石花、粉蓮、朧月、初霜、石蓮掌、蓮花掌、風車草、觀音草、蓮座草、石膽草、神明草,屬景天科植物,原產地墨西哥伊達爾戈州。
[編輯] 形態
多年生草本,全株光滑,沒有明顯的莖。倒卵形的葉子沿地面呈蓮座狀著生,末端闊而圓,有一小尖頭,葉色淡紫或灰綠色,兩面被有粉霜,因狀似蓮花而且葉片耐旱,不易乾燥,故名石蓮,形似風車,故又名「風車草」。
花偏側著生,呈總狀單歧聚傘花序,花冠基部結合成短筒,外面淡紅或紅色,內面為黃色。
[編輯] 用途
人類食用石蓮花的歷史相當悠久,東羅馬帝國的查理曼大帝(Charlemagne)就在屋頂上遍植石蓮花,墨西哥人認為將它種植在屋頂上有避雷擊之效。石蓮花屬寒性,甘涼,繁殖及適應力很強,盛開期為三、四月間。葉面多肉,男女老少,皆可食用。
石蓮花富含膳食纖維、磷、鈣、鉀、鈉、鎂、鐵等礦物質,以及維生素C、B1、B2、B6、葉酸、菸鹼酸、β-胡蘿葡素,臨床證實石蓮花可治療濕熱型肝炎、肝硬化、痛風、牙周病、皮膚病、高血壓、便秘等疾病。
石蓮花可直接沾梅子粉、果糖或蜂蜜食用,味道如蓮霧,具有清熱解毒、降血糖、排尿酸、去尿毒,亦可促進新陳代謝、養顏美容。
花 期: 花期盛開期為每年春秋二季偶開白色小花
日照: 由於石蓮花適合生長在12℃~35℃,日照約50~80%間的環境中,因此全區使用紗網,夏季可以用來調節日照量,冬季則有保溫效果避免霜害,對於石蓮花本身則可以穩定品質,讓一年四季所生產的石蓮花,都能維持高品質。,終年均可繁殖,但以春夏兩季最為適合。
溫度: 喜溫暖、乾燥和陽光充足環境。不耐寒,耐半陰,怕積水,忌烈日:宜肥沃、疏鬆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。冬季溫度不得低於10℃。
土壤: 如果能夠種植於空氣清淨、中性土質及無污染的水源環境中,栽植全程施用有機肥料,才能孕育出上品的石蓮花有機食材。所需土壤均以活性為主,所稱活性就是土質鬆軟、排水良好、透氣性高、無污染、酸鹼值穩定,更須6-12個月內更換培養土壤1-2次。也有人利用有機蔬菜及苜蓿苗專用培養器皿,架高離地二尺高 自然避免直接蟲害、利用自然性培養土→蛋殼、碎石、甘蔗、耶子纖維等混合介質
澆水: 可每日澆水使莖葉生長快速,也避免根部泡水的問題出現,否則花苞會爛。水量勿過多,否則花苞會腐爛,澆水要澆根部。
施肥: 每六個月施肥一次即可,
繁殖:以分株法或摘取葉片插枝均能存活,以排水良好之肥沃砂質土壤為佳,置於半日照之處,不宜過分潮濕、葉片易潰爛。石蓮花栽種時期以8月到10月,3月到4月為佳,一年可翻種兩次,翻種時採葉寬10-15公分,梗長10公分,摘取後放置於通光處約3到5天,待梗部尾端乾燥後在種植,栽種時用有機土或栽培土,土層厚度約15公分,栽種至梗葉處,多株栽種一起時,每株間距約10公分,大部分有機土或栽培土本身的含水性不佳,最好每天澆 水,以保持土壤的的溼度,並將株種置於陽光充足處,夏日要用遮光網保護,遮光網濾度視栽種的環境而 定,較紅潤的圖為光線充裕,較青綠的是光線較為不足,兩者差異除了顏色還有葉片的肥厚度,以上為插 穗 栽種的基本方法.
採收 : 石蓮花必須在清晨採收,過了中午12點,葉片中的成分會因為日照而產生變化,過了中午以後採收的石蓮 花變得食之無味, 天然成分的酸味都消失了。 因此石蓮花,都是在清晨五點到十一點間採收。
以下是同屬石蓮花種類的品種:共13種石蓮花品種,大部分皆為不可以食用
![]() 品名 : 黑王子 |
![]() 品名 : 吉娃蓮 |
![]() 品名 : 雞冠掌 |
![]() 品名 : 月影 |
![]() 品名 : 錦司晃 |
![]() 品名 : 大和錦 |
![]() 品名 : 紅晃星 |
![]() 品名 : 靜夜 |
![]() 品名 : 特玉蓮 |
![]() 品名 : 露娜蓮 |
![]() 品名 : 勞氏石蓮花 |
|
![]() 品名 : 雪蓮 |
|
|
|
˙以下是「蓮花掌」的品種:此品種外觀近似石蓮花,但非石蓮花品種
![]() 品名 : 蓮花掌 |
![]() 品名 : 紅緣蓮花掌 |
![]() 品名 : 明鏡 |
![]() 品名 : 黑法師 |